心脏神经官能症,当心脏遭遇‘假想’的敌人

心脏神经官能症,当心脏遭遇‘假想’的敌人

在繁忙的医院里,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——他们主诉胸闷、胸痛、心悸,甚至出现呼吸困难、头晕等“心脏病”症状,但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心脏检查后,却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,这类患者所患的,正是医学上所谓的“心脏神经官能症”。

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什么? 它是一种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,而非真正的心脏疾病,其发生与患者的心理、社会因素密切相关,如过度劳累、情绪激动、精神创伤等,均可成为其发病的诱因,患者常感到焦虑、抑郁,对自身健康过分关注,导致症状加重,形成恶性循环。

如何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? 除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,关键在于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,心电图、心脏彩超、甚至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,而症状却与患者的主诉高度一致,此时应高度怀疑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可能,心理评估和量表测试也有助于明确诊断。

治疗策略又是什么?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,辅以药物治疗,心理治疗包括解释病情、消除顾虑、调整心态等,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性质,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,药物治疗则主要针对患者的焦虑、抑郁情绪,选用抗焦虑、抗抑郁药物进行对症治疗,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放松训练,如瑜伽、冥想等,以改善症状。

心脏神经官能症虽非真病,却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正确认识、科学治疗,是帮助患者走出“心”困境的关键。

相关阅读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