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临床实践中,我们经常遇到患者因感冒而自行购买或要求使用抗生素的情况,作为医院的外科医生,我必须强调,感冒时并不总是需要使用抗生素,这一建议背后,蕴含着对疾病诊断与治疗原则的深刻理解。
感冒,即上呼吸道感染,多由病毒引起,如鼻病毒、冠状病毒等,这些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,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外来病原体的自然过程,使用抗生素非但无益,反而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,抗生素仅对细菌有效,对病毒无效,错误地使用抗生素会干扰正常的微生物平衡,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,为未来治疗增加难度,滥用抗生素可能引发药物不良反应,如过敏、胃肠道不适等,对患者的健康构成额外威胁。
正确的做法是,当出现感冒症状时,首先进行自我观察和休息,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,以及适当的饮食调整,若症状持续不减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,明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,若确实存在细菌感染的证据,再由医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开具合适的抗生素治疗。
感冒时“不建议立即使用抗生素”的提醒,是对患者健康负责的体现,它要求我们在面对疾病时保持理性,遵循科学的治疗原则,避免因盲目用药而带来的潜在风险,在医学的海洋中,每一滴药、每一次治疗决策都应基于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知识,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。
发表评论
感冒多为病毒感染,抗生素对病毒无效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