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紧急医疗救援中,溺水事故的救治常常考验着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,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,首要任务是判断其是否需要心肺复苏(CPR),由于溺水者可能因水进入肺部而出现“假死”状态,此时若误判为无生命体征而停止抢救,将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,作为外科医生,在面对溺水急救时,如何精准实施心肺复苏是一个关键问题。
回答:
在确认溺水者无意识且无正常呼吸后,应立即开始CPR,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、水草等异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,进行胸外按压,按压位置在胸骨下半段,深度为5-6厘米,频率为每分钟100-120次,按压30次后,进行2次人工呼吸,注意吹气时需见到胸廓抬起,如此循环往复,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或溺水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。
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疑似溺水者,即使其有微弱的呼吸或脉搏,也不应立即停止CPR,因为此时可能存在“二次窒息”的风险,即因水进入肺部而再次导致窒息,应继续进行CPR,直至确认溺水者完全恢复生命体征或专业医疗人员接手。
对于已恢复心跳呼吸的溺水者,仍需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,并给予适当的后续治疗和护理,这包括保暖、监测生命体征、预防感染等措施,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面对溺水急救,精准实施心肺复苏是关键,作为外科医生,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更新急救知识,提高自己的应急处理能力,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
发表评论
溺水急救,精准心肺复苏关键在于快速、准确按压与呼吸支持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