溃疡性结肠炎(UC)是一种慢性、复发性、炎症性肠病,主要影响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,常导致腹痛、腹泻、体重下降及便血等症状,在临床实践中,精准识别UC的病情程度及活动性是治疗的关键。
UC的病情活动性评估主要依赖于内镜下表现和临床表现的联合判断,内镜下,UC可表现为黏膜充血、水肿、糜烂、溃疡等,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轻度、中度和重度,重度UC患者需立即住院治疗,以控制病情进展,而轻度UC患者则可通过口服药物进行维持治疗,以减少复发。
除了内镜下表现,患者的主观感受也是评估病情活动性的重要依据,如患者自述腹痛加剧、便血增多或体重明显下降,均提示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,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在治疗方面,目前主要采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、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等,对于重度UC患者,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迅速控制病情,但长期使用需注意其副作用,而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等,则为难治性U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。
溃疡性结肠炎的精准识别与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,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通过内镜与临床表现的联合评估,以及合理选择药物和治疗时机,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UC的病情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