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临床实践中,痛风性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关节病,其特征为关节突然发作的红、肿、热、痛及功能障碍,常在夜间或清晨急性起病,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,其诊断与治疗并非仅凭症状即可确定,而是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、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判断。
如何精准诊断痛风性关节炎?
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至关重要,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,常有高嘌呤饮食、饮酒、肥胖等诱发因素,体格检查可发现关节局部红肿、触痛明显,并可能出现痛风石,实验室检查中,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重要指标,但需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在关节炎发作时尿酸水平正常,关节超声或双源CT检查可发现关节内尿酸盐结晶,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。
治疗策略与注意事项
治疗上,首先需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,包括低嘌呤饮食、戒酒、控制体重等,药物治疗方面,非甾体抗炎药、秋水仙碱及糖皮质激素是急性期的常用药物,可迅速控制症状,而降尿酸治疗则是减少痛风发作的关键,包括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,值得注意的是,降尿酸治疗初期可能因血尿酸水平波动诱发关节炎急性发作,需提前预防性使用药物,对于出现痛风石或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患者,可考虑手术治疗以改善症状。
痛风性关节炎的精准诊断与治疗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,既要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,又要注重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机,作为外科医生,在处理此类患者时,应与风湿免疫科、肾内科等科室紧密合作,确保患者得到全面、规范的治疗,加强患者教育,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,也是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复发的重要措施。
添加新评论